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心肌梗塞时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
符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
符云峰
机构
:
[1]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
来源
:
生理科学进展
|
1983年
/ 01期
关键词
:
心律失常;
儿茶酚胺;
苯胺;
冠心病;
心肌梗塞;
肾上腺素能;
交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及其介质(儿茶酚胺,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具有重要作用。儿茶酚胺在体内起快速化学调节物的作用,对心脏电的、机械的及代谢的活动发挥主要影响。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活性异常提高,不仅与心肌梗塞发病有密切关系,而且是心肌梗塞后伴发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因。梗塞心肌cAMP水平升高导致肌膜Na-K-ATP酶(Na-K-泵)活性抑制,胞内K+外逸,膜电位异常。虽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阐明,但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对临床心肌梗塞及并发心律失常的防治工作已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