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父权认定的DNA指纹图分析

被引:12
作者
方盛国
冯文和
张安居
李绍昌
余建秋
何光昕
费立松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
关键词
大熊猫;DNA指纹;亲子鉴定;异卵双生;异卵异父双生;
D O I
10.16829/j.slxb.1997.02.002
中图分类号
Q959.838 [食肉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大熊猫14胎次,19只幼子,25只次雄兽个体的被毛、血液、精液、福尔马林固定的器官组织、粪和尿等为材料作了DNA指纹检测。(1)同一大熊猫个体的被毛、血液、精液、固定组织及粪、尿检测,其DNA指纹图完全一致。(2)大熊猫无论1雄配1雌,2雄配1雌、3雄配1雌,甚至4雄配1雌,受配雌兽所产任一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中,杂交谱带均分别来自父亲、母亲,以及父母双亲,没有新带出现,无误地认定了19只幼子的真正父亲,排除了非父。(3)3只大熊猫雌兽的5个双胞胎,即10只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均具有个体特异性,表明为异卵双生,其中4个双生子为异卵异父双生,为大熊猫在一个发情期不一定同时排卵提供了佐证,亦为圈养雌兽发情高峰期用多只雄兽作多次配种或输精,能提高受孕产仔率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4)DNA指纹技术用于大熊猫的亲子鉴定,灵敏稳定,准确无误,为圈养大熊猫多雄配1雌,增加受配雌兽的受孕机会,提高产子率提供了鉴别手段,解除了多雄配1雌,其子代的父亲是谁的后顾之忧。(5)应用寡核苷酸探针LZF-1作大熊猫亲子鉴定较JH12.6探针更为适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17-20+7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