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叉生分析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与意义
被引:27
作者
:
王培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制科,,
王培桦
沈洪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制科,,
沈洪兵
陈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制科,,
陈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金扣
机构
:
[1]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制科,,
来源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5年
/ 01期
关键词
:
叉生分析;
交互作用;
分层分析;
单纯病例研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181.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
100401 ;
摘要
:
目的 探讨叉生分析在基因 环境交互作用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以口服避孕药和Leiden因子Ⅴ基因突变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病例对照研究为例 ,分析 2× 4叉生分析表核心信息 ,并与分层分析、单纯病例研究相比较。结果 对基因 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依赖于相加或相乘模型的选择。基于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的叉生分析OR值为 1.35 (P >0 .0 5 ) ,其结果与分层分析和单纯病例研究一致 ;叉生分析还可计算相加模型的各项指标 :交互作用指数为 3.90、交互作用归因比为72 .2 4 %、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为 2 5 .0 8(P >0 .0 5 )。结论 叉生分析在基因 环境交互作用分析中可进一步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顺章
;
蔡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PublicHealth,California,USA,
蔡琳
;
穆丽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PublicHealth,California,USA,
穆丽娜
;
张作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PublicHealth,California,USA,
张作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5)
:76
-79
[2]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方法:无对照病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大林
;
李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立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4)
:67
-70
[3]
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交互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J].
贺晓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贺晓新
;
金水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金水高
.
中国卫生统计,
2002,
(01)
:43
-45
[4]
疾病资料多元分析中交互作用指标及可信区间的估计
[J].
向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向惠云
;
余松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余松林
;
孙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孙奕
;
刘红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刘红艳
.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03)
:3
-5
[5]
胃癌病因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研究方法的比较
[J].
周利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周利锋
;
高尔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高尔生
;
金丕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金丕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栋
.
中国卫生统计,
1997,
(03)
:11
-14
[6]
临床流行病学第四讲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的判别及测量(二)
[J].
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5)
:50
-52
[7]
临床流行病学 第四讲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的判别及测量(一)
[J].
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李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4)
:243
-247
[8]
临床流行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悦勤主编, 2002
←
1
→
共 8 条
[1]
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顺章
;
蔡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PublicHealth,California,USA,
蔡琳
;
穆丽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PublicHealth,California,USA,
穆丽娜
;
张作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PublicHealth,California,USA,
张作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5)
:76
-79
[2]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方法:无对照病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大林
;
李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立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4)
:67
-70
[3]
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交互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J].
贺晓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贺晓新
;
金水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金水高
.
中国卫生统计,
2002,
(01)
:43
-45
[4]
疾病资料多元分析中交互作用指标及可信区间的估计
[J].
向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向惠云
;
余松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余松林
;
孙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孙奕
;
刘红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刘红艳
.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03)
:3
-5
[5]
胃癌病因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研究方法的比较
[J].
周利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周利锋
;
高尔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高尔生
;
金丕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金丕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栋
.
中国卫生统计,
1997,
(03)
:11
-14
[6]
临床流行病学第四讲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的判别及测量(二)
[J].
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5)
:50
-52
[7]
临床流行病学 第四讲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的判别及测量(一)
[J].
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李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4)
:243
-247
[8]
临床流行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悦勤主编, 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