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物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55
作者
郭海英 [1 ]
赵建萍 [2 ]
索安宁 [3 ]
杨兴国 [1 ]
黄斌 [4 ]
葛剑平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陇东学院农学系
[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物候期; 陇东黄土高原; 生态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通过对多年来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主要果树苹果、梨发育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发育物候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分析发现,董志塬近35年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以冬季和春季增温为主(冬小麦越冬期增温线性趋势达0.0672℃a/),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增温线性趋势达0.0507℃a/,远高于全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增温幅度,也高于陇东黄土高原近35年平均增温幅度(0.0348℃a/),是陇东黄土高原增温中心地带。气候变暖对董志塬冬小麦和果树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春季发育期普遍提前,冬小麦越冬期显著缩短(缩短的线性趋势达0.674d a/),而冬小麦和果树春季各发育期间隔并未出现缩短的趋势。而且由于当地种植冬小麦品种为强冬性、长日照型品种,发育期提前导致日长缩短,对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抵消了一部分增温的影响,因此果树春季各发育期提前的线性趋势比冬小麦明显。就果树而言,梨树春季发育期提前的线性趋势又比苹果树明显。结论认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农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趋利避害,充分挖掘气候资源潜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08 / 6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CO2 and plants: revisited[J] . Roger C. Dahlman. &nbspVegetatio . 1993 (1)
[2]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张谋草 ;
赵满来 ;
张红妮 ;
吕峰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5) :232-235
[3]   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林果的影响 [J].
姚玉璧 ;
李耀邦 ;
张谋草 ;
王位泰 ;
张秀云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73-77
[4]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产农业气象要素分析 [J].
郭海英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2) :123-126
[5]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产农业气象要素分析 [J].
郭海英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2) :123-126
[6]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 [J].
符淙斌 ;
董文杰 ;
温刚 ;
叶笃正 .
气象学报, 2003, (02) :245-250
[7]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J].
李栋梁 ;
魏丽 ;
蔡英 ;
张存杰 ;
冯建英 ;
杨青 ;
袁玉江 ;
董安祥 .
冰川冻土, 2003, (02) :135-142
[8]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学前缘, 2002, (02) :371-376
[9]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J].
张志强 ;
孙成权 .
科学通报, 1999, (05) :464-477
[10]   全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J].
林而达,王京华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6) :59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