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21
作者
苏妮娜
金振奎
宋璠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北大港构造带; 沙河街组; 碎屑岩储层; 次生孔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室分析技术,对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沙河街组开展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总结次生孔隙的发育分布规律,最终探讨研究区储层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纵向上主要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有机酸、CO2和黏土矿物转化是研究区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沉积相类型、成岩作用、黏土矿物转化以及烃类的早期充注对研究区碎屑岩储集性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东部深层石油地质.[M].谯汉生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M].田克勤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3]   民丰洼陷沙三段孔隙发育特征及储层物性主控因素 [J].
邱隆伟 ;
黄双泉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4) :10-15
[4]   黄骅坳陷北大港油田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J].
苏妮娜 ;
金振奎 ;
宋璠 .
科技导报, 2009, 27 (09) :57-64
[5]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J].
司学强 ;
张金亮 ;
杨子成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6-11
[6]   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 [J].
王艳忠 ;
操应长 ;
陈世悦 ;
王蓬 ;
王淑萍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7-11+17
[7]   吴起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J].
吴少波 ;
赵惊蜇 ;
李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2-45+113
[8]  
油气充注对晚期碳酸盐矿物胶结作用的影响.[J].袁东山;张枝焕;刘洪军.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 S2
[9]   板桥和歧北凹陷沙河街组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陈纯芳 ;
赵澄林 ;
李会军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4-7+9
[10]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垂向分布及成因分析 [J].
袁静 ;
王乾泽 .
矿物岩石, 2001, (01)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