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枯年气候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3
作者
范广洲
吕世华
程国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夏季; 水量丰、枯年; 气候特征; 对比分析;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1.05.021
中图分类号
P425.2 [湍流、阵风性和大气中的湍流扩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NCEP/ NCAR的 4 0 a再分析资料 ,对比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枯年气候特征差异 .结果发现 ,干旱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场为弱低压 ,湿润年为较强低压 ;干旱年印度夏季风、南海季风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风均弱于湿润年 ;干旱年北半球中高纬度槽脊发展较弱 ,冷空气活动较弱 ,华北地区位于弱脊区 .湿润年北半球大气环流指数为低指数 ,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 ,华北地区位于槽前脊后 ;干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向发展较弱 ,位置偏南 ,而东西向发展强盛 ,在我国南部地区形成狭长的高压脊 .湿润年副热带高压南北向发展较强 ,位置偏北 ,东西向发展较弱 ;干旱年华北地区为弱下沉运动 ,在 6 0 0~ 4 0 0 h Pa层之间 ,形成了闭合径圈环流 .而湿润年华北地区上空为上升气流 ,闭合径圈环流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枯年大气水分收支对比分析 [J].
范广洲 ;
吕世华 ;
程国栋 .
兰州大学学报, 2001, (03) :134-142
[2]  
高等天气学[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