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乡村文化的变迁逻辑、振兴路径与制度构建

被引:66
作者
高静
王志章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城乡关系; 历史变迁; 振兴路径; 制度构建;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9.03.00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5 ; 0503 ;
摘要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因此振兴乡村的要义在于振兴乡村文化。本文从制度变迁入手,辨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制度安排诱导下的乡村文化在城乡关系从对立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乡村文化经历了衰落、变异到自觉的时空变迁;提出"自觉到自信"的乡村文化振兴逻辑,认为应尊重文化再生长的客观规律;梳理乡村文化经济性价值,实现从资源到产业的发展通路;重塑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其社会治理效应。为了顺利推进这一逻辑进路,应建立城乡互动互通制度和乡村退出制度,以求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合力,重构乡村文化再生长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地区差异、治理模式选择与目标耦合 [J].
王文龙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10) :78-84
[2]   要素禀赋变化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路径的解释 [J].
孔祥智 ;
张琛 ;
张效榕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47-160
[3]   乡村治理变迁与新乡贤的当代表达 [J].
舒隽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 (05) :125-133
[4]   改革开放40年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变迁与逻辑主线 [J].
蒋永穆 ;
周宇晗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 (05) :1-10
[5]   治理的类型:从“良序”到“善治”——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 [J].
邓大才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9) :177-184+2
[6]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善治体系创新——以新乡贤参与治理为视角 [J].
王斌通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4) :133-139+152
[7]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承包权制度演化历程与规律研究 [J].
刘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6) :18-25
[8]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费孝通文化观对文化转型新时代的启示 [J].
赵旭东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03) :18-29
[9]   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建设定位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基于历年国务院政策文本的分析 [J].
郭远远 ;
陈世香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4 (01) :127-135
[10]   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和国家竞争实力的基础 [J].
张勇 ;
胡福明 .
红旗文稿, 2017, (04)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