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的出场、在场和退场

被引:5
作者
孙庆民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党委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资本; 宏观调控; 共同富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16 [宏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唯物史观视阈中,资本的出场、在场和退场具有历史必然性。资本在创造无数人间奇迹的同时也产生无穷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必然使资本走向衰落。在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或者消极作用。资本仍然在场的中国,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本的积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的中国经济;另一方面则要在制度正义的思维框架下,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效遏制资本的消极作用,逐步实现资本退场,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应对资本主义危机要超越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J].
程恩富 .
红旗文稿, 2011, (18) :16-18+1
[2]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复旦大学长江学者俞吾金教授访谈 [J].
俞吾金 ;
金瑶梅 .
社会科学家, 2009, (01) :3-7
[3]  
国内外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研究探析.[M].姚燕;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4]  
侯惠勤自选集.[M].侯惠勤; 著.学习出版社.2012,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6]  
李崇富选集.[M].李崇富;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8]  
靳辉明文集.[M].靳辉明[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9]  
走向边缘:经济学家的人文意识.[M].汪丁丁 著.三联书店.2000,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