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云南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实践

被引:19
作者
陈忠言
机构
[1] 教育部云南大学滇西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业扶贫; 案例比较; 组织模式; 扶贫绩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基层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组合是当前产业扶贫中典型的模式。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资金使用效率、利益联结机制、项目瞄准等维度在内的研究比较框架,基于云南省产业扶贫的实践,对比几种典型模式的扶贫绩效。研究表明能人+合作社型资金使用效率最高;本地投资主体比外地投资主体的扶贫绩效更加稳定和均衡;资源禀赋型扶贫项目比市场需求型整体扶贫绩效更好。因此,基层政府要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基础、人力资本等客观情况选择优势互补的组合模式以提升产业扶贫绩效。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关键是发挥基层组织动员及桥梁作用,重在塑造村两委主要人员的职业经理人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7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实践与机制创新 [J].
汪三贵 ;
梁晓敏 .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 (09) :28-37+110
[2]   资源禀赋、资产性收益与产业扶贫——多案例比较研究 [J].
梁琦 ;
蔡建刚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3 (04) :85-92
[3]   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 [J].
刘建生 ;
陈鑫 ;
曹佳慧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6) :127-135
[4]   产业扶贫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基于产业扶贫政策的一项效果分析 [J].
尹利民 ;
赵珂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8 (02) :62-68
[6]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9-16
[7]   农村资产收益扶贫实践探讨——以光伏产业扶贫为例 [J].
宿盟 ;
李志红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 (23) :195-196
[8]   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
赵晓峰 ;
邢成举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4) :23-29+110
[9]   以财政扶贫资金建立资产收益型产业产业扶贫新模式探讨——以河北省—以河北省威县资产收益型扶贫模式为例 [J].
汪翠荣 .
财会研究, 2016, (04) :8-11
[10]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J].
左停 ;
杨雨鑫 ;
钟玲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8) :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