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持绿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永攀 [1 ]
罗培高 [1 ]
任正隆 [1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2]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含量; 功能叶; 持绿;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8.05.01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探明持绿型小麦品种川农18(CN18)、川农12(CN12)、川农17(CN17)和常规品种绵阳11(MY11)之间的差异,采用了在抽穗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的方法,测定了在开花后不同时期小麦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并且测定了在各处理下植株的千粒重。结果表明,持绿型小麦品种植株抗衰老,光合作用时间长,籽粒具有较高的生长率,因此具有较高的千粒重,除旗叶外,倒二叶、倒三叶对子粒重也具有很强的补偿作用。"库"的强度很可能是限制持绿型小麦超高产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21 / 12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治安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作物生理学导论.[M].郑丕尧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3]   延缓小麦衰老的结构和生物化学机制 [J].
罗培高 ;
任正隆 ;
吴先华 ;
张怀渝 ;
张怀琼 ;
冯娟 .
科学通报, 2006, (18) :2154-2160
[4]   玉米持绿性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J].
王建国 ;
杜桂娟 ;
蔡纪新 ;
张宝石 .
杂粮作物, 2003, (06) :336-339
[5]   小麦氮素营养与后期衰老关系的研究 [J].
李春喜 ;
姜丽娜 ;
代西梅 ;
尚玉磊 ;
洪志霞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2) :39-41
[6]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邵从本 ;
吴淑君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1) :77-84
[7]   小麦开花后的物质积累、籽粒相对生长率和灌浆速度在品种间的变异 [J].
任正隆 ;
李尧权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6)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