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污染土壤中杂草对铅的吸收

被引:18
作者
吴春华
陈欣
王兆骞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杭州
关键词
铅; 杂草; 养分; 丛枝菌根真菌(AMF);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305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利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杂草对铅的吸收积累及铅污染土壤中杂草养分吸收和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的特点 .结果表明 ,铅污染对杂草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铅主要富集在根系中 ,对某些杂草吸收养分有影响 .苗期除了升马唐钾含量铅处理与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外 ,其它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苗期铅处理对鸡眼草、苦荬菜、升马唐和无芒稗吸收养分基本没有影响 ;成熟期铅处理中苦荬菜和升马唐的全磷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 ,而无芒稗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根系AMF的侵染特点是 ,无论是苗期还是成熟期 ,鸡眼草和升马唐根系的AMF侵染率变化不大 ;苦荬菜铅处理低于对照 ,苗期铅处理和对照的根系侵染率分别是 4 5 5 2 %和 6 9 4 4 % ,成熟期分别是 74 6 4 %和 82 2 1% ;无芒稗铅处理根系的AMF侵染率显著高于对照 ,苗期铅处理和对照的根系侵染率分别是 82 4 5 %和 5 9 19% ,成熟期分别是 91 36 %和 78 2 8% .
引用
收藏
页码:1451 / 14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根际圈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张凯松 ;
梁继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43-147
[2]   丛枝菌根真菌对三叶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J].
张玉凤 ;
冯固 ;
李晓林 .
生态学报, 2003, (01) :30-37
[3]   生物修复的新方法——菌根根际生物修复 [J].
耿春女 ;
李培军 ;
韩桂云 ;
张海荣 ;
张春桂 ;
巩宗强 ;
王新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1, (05) :20-26
[4]   泡囊丛枝(VA)菌根对玉米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宋勇春 ;
李晓林 ;
冯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593-596
[5]   农业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保持的生态学功能 [J].
陈欣 ;
王兆骞 ;
唐建军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50-52
[6]   根分泌的有机酸对土壤磷和微量元素的活化作用 [J].
陆文龙 ;
曹一平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