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生物质混烧时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矿物质元素演变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泉斌
徐明厚
夏永俊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武汉市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颗粒物; 混烧; 煤; 生物质;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6.16.018
中图分类号
TK227.1 [燃烧与调整];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在沉降炉上进行了生物质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研究了生物质与煤混烧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特性以及颗粒物中矿物元素的演变规律。试验条件如下:燃料给粉速度为0.3g/min,燃烧温度为1150℃,燃烧氛围分别为[N2]:[O2]=4:1和[N2]:[O2]=1:1,混合燃料中煤与生物质的质量配比始终保持为3:1。燃烧生成的颗粒物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μm~10μm分别采集,共分为13级。试验结果表明:4种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均为相似的双峰分布,粒径的峰值也都分别出现在0.1μm和4.3μm附近。4种混合原料在各工况下燃烧时,几种重要的单一矿物元素(包括其氧化物形式的成灰元素钙、磷,钠,硫以及痕量元素锌)在PM1.0(1.0μm以下颗粒物)和PM1.0+(1.0μm以上颗粒物)上的富集情况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氧气比例的增加颗粒物中各元素的浓度分布的变化趋势也有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煤粉燃烧过程中矿物质气化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J].
隋建才 ;
徐明厚 ;
丘纪华 ;
朱文渊 ;
高翔鹏 ;
彭谷桃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4) :78-83
[2]   垃圾焚烧中Cd、Pb、Zn挥发行为的研究 [J].
孙路石 ;
陆继东 ;
李敏 ;
李培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8) :160-164
[3]   痕量元素在煤粉炉中排放特性的研究 [J].
黄亚继 ;
金保升 ;
仲兆平 ;
肖睿 ;
任慧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1) :209-214
[4]   300MW煤粉锅炉燃烧产物中总铬和六价铬的分布特征研究 [J].
朱珍锦 ;
谈仪 ;
郑坚 ;
张长鲁 ;
李永光 ;
章德龙 ;
王启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4) :171-175
[5]  
煤粉炉PM10/PM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J]. 刘建忠,范海燕,周俊虎,曹欣玉,岑可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1)
[6]  
下水道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与回收[D]. 韩军.华中科技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