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性因素、集约性特征与工业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省际差异成因的经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孙巍
何彬
王文成
谢淑萍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非参数方法; 面板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方法计算得到1992-2002年期间七个截面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反映工业增长集约性特征的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FEM),揭示出了在所研究时间区间内造成工业经济省际差异的成因。本文的研究表明,代表集约型增长特征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演化对各地工业的增长也呈现波动交替作用的乘数效应,1992-1999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粗放性特征,资金的投入和各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初始禀赋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初始禀赋的"遗传效应"很明显。从1999年起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集约化增长的新阶段,导致省际工业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变为各地区工业发展形成的新的资金、效率和技术实力,即呈现出典型的禀赋"遗忘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M].李京文;钟学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  
中国地区差距报告.[M].胡鞍钢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3]  
Do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explains export patterns in China?.[J].Changjun Yue;Ping Hua.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 2
[4]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
[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 [J].
王铮 ;
葛昭攀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31-39+204
[6]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 [J].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1998, (05) :37-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