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164
作者
王国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多样性; 稳定性;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6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简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 ,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 ,指出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 ,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 ,把生态系统 (或其他组织层次 )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2类系统 ,稳定性的 4个内涵可以理解为 :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 ,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 ;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 ,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 ,本文认为 :在特定的前提下 ,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世界资源报告.[M].世界资源研究所等 编;张崇贤等 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青海云杉.[M].刘兴聪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3]   不同生境内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种群数量动态比较 [J].
陈家宽 ;
陈中义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1) :9+11+13+10+12+14-9+11+13+10+12+14
[4]   中国特有植物银杉的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J].
谢宗强 ;
陈伟烈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1) :2-8
[5]   假连翘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J].
顾增辉 ;
张金政 ;
冯桂强 ;
龙雅宜 .
种子, 1998, (01) :49-50
[6]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 [J].
黄瑞复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1) :50-63
[7]   植物群落的冗余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解释 [J].
党承林 .
生态学报, 1998, (06) :3-5
[8]   生态复杂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J].
张知彬 ;
王祖望 ;
李典谟 .
生态学报, 1998, (04) :99-107
[9]  
Connectance of large dynamic (cybernetic) systems: critical values for stability..MR Gardner;WR Ashby;.Nature.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