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本岛城市森林树冠覆盖与热岛效应关系

被引:25
作者
高美蓉 [1 ,2 ,3 ,4 ]
贾宝全 [1 ,2 ,3 ]
王成 [1 ,2 ,3 ]
孙朝晖 [1 ,2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
[4]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城市森林; 树冠覆盖; 相对亮温; 厦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用Landsat TM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反演厦门本岛亮温。通过相对亮温分布及变化来定量描述厦门本岛的热场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合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所得的厦门岛城市森林树冠覆盖数据,利用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对城市不同树冠覆盖类型与城市相对亮温、绝对温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结果表明:1)厦门本岛热岛效应显著,热场类型以中等热岛和强热岛为主,集中连片分布在本岛中心正北-西北区域的城市商业中心、居住区、工业区;2)1993—2009年间,厦门本岛热场强度普遍提高,热岛效应不断增强,中等热岛和强热岛从1993年的散点状分布发展到2009年在厦门本岛北部区域大规模集结成片分布;3)地表覆盖类型与城市热岛效应分布区域具有对应的关系。公园树冠覆盖斑块体较大,连续集中分布,破碎化程度较低,77.86%的面积集中分布在绿岛区域。道路和居住区树冠覆盖的主要分布区域在弱热岛和中等热岛区,斑块体较小,破碎化程度高,连续性差,造成区域的植被盖度低,不能明显减缓热岛效应。草地则在绿岛、弱热岛和中等热岛区有较均匀分布;4)植被盖度高、斑块体大的城市森林对热岛效应有明显的减缓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合肥市景观结构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J].
李彪 ;
邓斌 ;
黄雅丽 ;
严平 ;
魏春璇 ;
陈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7) :11869-11871+11873
[2]   利用LandsatETM+分析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 [J].
陈峰 ;
何报寅 ;
龙占勇 ;
杨小琴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2) :56-61+67
[3]   南京市夏季热岛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覆盖关系研究 [J].
裴欢 ;
房世峰 .
干旱气象, 2008, (01) :23-27
[4]   干旱区生态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J].
贾宝全 .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1-6
[5]   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城市森林分类——以新疆阿克苏市为例附视频 [J].
刘滨谊 ;
温全平 ;
刘颂 .
中国城市林业, 2006, (04) :4-8
[6]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城市热环境和植被指数为例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徐丽华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50-1460
[7]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北京城市热岛研究 [J].
江樟焰 ;
陈云浩 ;
李京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2) :120-123
[8]   南京市热场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关系研究 [J].
苏伟忠 ;
杨英宝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97-6703
[9]   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效应 [J].
肖荣波 ;
欧阳志云 ;
李伟峰 ;
张兆明 ;
TARVER Jr Gregory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5, (08) :2055-2060
[10]   利用Landsat数据对武汉城市进行热岛效应分析 [J].
方圣辉 ;
刘俊怡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 (0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