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流区承压含水层特殊脆弱性评价模型

被引:7
作者
孟宪萌
田富强
胡和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特殊脆弱性; 承压含水层; 越流; 溶质运移;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10.06.001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一些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承压含水层被大量开采。为了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护,该文对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通过阐释越流区承压含水层受到污染的原因,以承压含水层顶板处污染物浓度超过最大允许浓度的累计时间作为承压含水层特殊脆弱性指数,基于溶质运移方程,采用数值计算,得到承压含水层特殊脆弱性指数,从而避免了评价因子权重分配的任意性。以济宁市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为例,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其评价结果与该地区两年后总硬度升高值的分布状况吻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44 / 8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济宁市地表河流与地下水流耦合模拟与预测模型.[D].孟宪萌.河海大学.2007, 06
[2]  
基于GIS的济宁市地下水水质脆弱性评价.[D].吴夏懿.河海大学.2006, 06
[3]  
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及模型.[M].陈崇希;李国敏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4]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overlay and index methods [J].
Gogu, RC ;
Dassargues, A .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0, 39 (06) :549-559
[5]   尖点突变模型在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徐明峰 ;
李绪谦 ;
金春花 ;
刘昨非 .
水资源保护, 2005, (05) :19-22
[6]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评价模型与方法 [J].
陈守煜 ;
伏广涛 ;
周惠成 ;
王国利 .
水利学报, 2002, (07) :23-30
[7]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J].
孙才志 ;
潘俊 .
水科学进展, 1999, (04) :44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