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都汶路恢复重建中的主要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与明洞工程
被引:12
作者
: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全才
[
1
,
2
]
王兰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兰生
[
1
]
李宗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宗有
[
3
]
王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浩
[
2
]
徐小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小林
[
2
]
机构
: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来源
:
山地学报
|
2011年
/ 29卷
/ 03期
关键词
:
都汶路;
恢复重建;
复式明洞工程;
D O I
:
10.16089/j.cnki.1008-2786.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
U417.1 [防护工程];
学科分类号
:
081401 ;
摘要
:
"5.1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中,有两类山地灾害至今仍对公路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其一是高高堆积在坡体之上且规模较大的松散(动)危岩体,其二是与岷江大致正交的泥石流沟泥石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危险物源分布相对位置高、体量大、来势凶猛、冲击破坏性极强,加上它们发生的时间或空间的不确定性,致使常规防治措施无能为力并极易遭到破坏。复式明洞工程则是针对上述灾害专门提出的公路实用性防护工程。经过前期运行,已明显体现出这类工程的优越性,同时也凸显出一些尚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路基.[M].巫锡畴;吴邦颖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2]
新型耗能减震滚石棚洞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思明
吴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吴永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5)
: 926
-
932
[3]
柔性框架石笼在大型崩塌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5·12汶川地震区豆芽坪崩塌错落体为例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全才
王兰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兰生
李宗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李宗有
丁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丁瑜
[J].
山地学报,
2009,
(05)
: 631
-
636
[4]
汶川地震危害道路交通及其遥感监测评估——以都汶公路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用顺
崔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崔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颖彦
苏凤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苏凤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勇
杨应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杨应常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 273
-
283
[5]
汶川地震引起的老虎嘴山体崩塌形成机理与治理方案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明新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防治研究所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王全才
[J].
隧道建设,
2009,
29
(02)
: 243
-
245+251
[6]
5.12汶川地震对都汶公路(G213)沿线土地破坏及损失评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庄建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永刚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2)
: 7
-
11
[7]
都汶公路泥石流对沟口桥梁危险性评价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全才
刘希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刘希林
孔纪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孔纪名
何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何思明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 238
-
241
←
1
→
共 7 条
[1]
路基.[M].巫锡畴;吴邦颖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2]
新型耗能减震滚石棚洞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思明
吴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吴永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5)
: 926
-
932
[3]
柔性框架石笼在大型崩塌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5·12汶川地震区豆芽坪崩塌错落体为例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全才
王兰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兰生
李宗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李宗有
丁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丁瑜
[J].
山地学报,
2009,
(05)
: 631
-
636
[4]
汶川地震危害道路交通及其遥感监测评估——以都汶公路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用顺
崔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崔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颖彦
苏凤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苏凤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勇
杨应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杨应常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 273
-
283
[5]
汶川地震引起的老虎嘴山体崩塌形成机理与治理方案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明新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防治研究所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王全才
[J].
隧道建设,
2009,
29
(02)
: 243
-
245+251
[6]
5.12汶川地震对都汶公路(G213)沿线土地破坏及损失评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庄建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永刚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2)
: 7
-
11
[7]
都汶公路泥石流对沟口桥梁危险性评价
王全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全才
刘希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刘希林
孔纪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孔纪名
何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何思明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 238
-
24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