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白桦的氮营养行为及其种间分异

被引:10
作者
崔晓阳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关键词
红松; 白桦; 氮素营养; 行为;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8.0027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红松、白桦的吸收空间和吸收N素的时间 (季节 )、数量、形态的研究表明 ,在混交情况下 ,白桦表现出较典型的浅根性特征 ,吸收根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 ;红松则具有深根性趋势 ,其吸收根在下层土壤空间的分布明显增加 .白桦吸收N素养分的季节比较集中 ,具有明显的峰期 ;而受白桦庇荫的红松则在整个生长季中一直比较平缓地吸收N素 ,峰期不甚明显 .白桦对N的消耗量较大 ;而红松对N的消耗量则相对较小 ,N利用效率比白桦高 34% .在对N素养分化学形态的偏向选择性方面 ,白桦较喜NO-3 N ,而红松则较偏好NH+4 N .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国外树木硝酸还原酶研究概况 [J].
周国璋 ;
苏梦云 .
世界林业研究, 1990, (02) :87-88
[2]   树木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测定方法 [J].
苏梦云 ;
周国璋 .
林业科技通讯, 1986, (07)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