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12
作者
唐克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治理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为强烈侵蚀地区,也是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主要来源区。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区域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到21世纪将建成世界级煤田。鉴于治黄和煤田开发的紧迫需要,本区迎来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环境整治的新机遇。根据工矿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试区,探讨了工矿业与农业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农林牧生产走向商品化,走向市场的综合治理模式和系统工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神木试区土壤侵蚀的人为影响及流域治理现状评价 [J].
郑粉莉 ;
杨勤科 ;
唐克丽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整治技术及试验示范研究论文集), 1993, (02) :75-83
[2]   神木六道沟流域的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及其分异规律 [J].
王斌科 ;
唐克丽 ;
张科利 ;
张平仓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整治技术及试验示范研究论文集), 1993, (02) :57-66+145
[3]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91
[4]   神府─东胜矿区一、二期工程环境效应考察 [J].
李锐,唐克丽 .
水土保持研究, 1994, (04) :5-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