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岭矿田矿床成矿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13
作者
张德全
王立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矿田; 矿化分带; 锡多金属矿床; 香花岭;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8.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概括了香花岭矿田的矿化分带型式,并从不同形态矿体在空间上的组合、矿化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富集规律、矿物共生组合的空间分布及金属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等方面讨证了矿床的分带型式。作者认为,多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的多阶段性、矿液性质的演化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规律变化,是产生矿化分带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香花岭岩的研究[J]. 杜绍华,黄蕴慧.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4(11)
[2]   试论黄玉霏细斑岩的特征与成因 [J].
陈德潜 .
岩石矿物及测试, 1984, (01) :9-17+93
[3]   香花地区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 [J].
黄瑞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3, (03) :217-227
[4]   凡口矿床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量元素及其比值——一个对比性研究 [J].
宋学信 .
岩矿测试, 1982, (03)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