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

被引:6
作者
吴根耀 [1 ,2 ]
马力 [3 ]
里群 [2 ]
梁兴 [4 ]
陈方鸿 [2 ]
梁江平 [5 ]
朱德丰 [5 ]
杨建国 [5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不详
[4] 北京中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7]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 不详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新生构造; 继承性构造; 超大陆旋回; 成盆动力学; 含油气构造带;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造时注意基底/先存构造的影响,从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深入到含油气构造带的研究,从盆地的运动学研究发展到动力学(包括外动力和内动力)研究。在分析新生构造演化的2种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海相油气勘探的3类主要靶区。以新生构造的演化为主线,结合"源""运""聚""藏"的研究,借鉴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其它新思想,"盆""山"耦合将成为指导油气勘探尤其是海相油气勘探的创新思路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盆”“山”耦合和脱耦在含油气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J].
吴根耀 ;
马力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6) :648-660
[2]   初论造山带古地理学 [J].
吴根耀 .
地层学杂志, 2003, (02) :81-98+115
[3]   试论"盆""山"的耦合和脱耦及其运动学 [J].
吴根耀 ;
马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99-109
[4]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 [J].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2002, (04) :453-461
[5]   喜马拉雅运动:对川滇交界区古地理重建的制约和楚雄盆地的改造 [J].
吴根耀 ;
马力 ;
许效松 ;
徐克定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3-10
[6]   “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反转点和切入点研究 [J].
吴根耀 ;
马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1) :8-17+24
[7]  
Main tectonic units and geological evolution inSouth China and its environs:in the light of Gondwana dis-persion and Asian accretion. WU G Y. GondwanaDispersion and Asian Accretion . 1999
[8]   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 [J].
孙肇才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291-296+306
[9]  
古缝合线活化和华南中生代陆内造山运动[A]. 吴根耀.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C]. 2000
[10]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马力[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