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卢芹
机构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两江监管分局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小企业生成率; 固定效应模型; 广义矩估计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银行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张,并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银行业体系。为了考察我国银行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的地理和经济特征,将我国划分为了六个区域,并运用六个区域在1995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以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即除四大国有银行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占各区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为度量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矩估计法(GMM),分析了不同规模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在现阶段的中国,提高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的生成:来自中国1995~2006年的证据 [J].
雷震 ;
彭欢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109-125
[3]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8, 43 (09) :31-45
[4]  
Banking 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lessons from Italy[J] . Stefano Usai,Marco Vannini.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5 (4)
[5]  
The Effects of Geographic Expansion on Bank Efficiency[J] . Allen N. Berger,Robert DeYoung.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 2001 (2)
[6]  
Bank structur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growth: a simple macroeconomic model[J] . Mark G. Guzman. Economic Theor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