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专利视角的科技政策作用分析

被引:6
作者
潘鑫 [1 ]
王元地 [2 ]
金珺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商学院
[3]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技政策; 偏离份额分析; 专利数据; 阶梯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6 [专利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利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市在30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采取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后各地区科技实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判断政策是否对不同后发科技地区起到了相同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政策对不同地区的作用不尽相同;对具有不同科技基础的科技区域,科技政策的作用不同步,即科技基础较好的后发地区率先实现科技追赶,随后才是科技基础较差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科技政策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泛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 [J].
冯锋 ;
汪良兵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2) :109-115
[2]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区域战略布局研究 [J].
方勇 ;
乔庆敏 ;
王明明 ;
陈冬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2) :114-118
[3]   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及其收敛分析 [J].
吕明洁 ;
陈松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2) :43-47
[4]   现行科技政策体系与ICT自主创新企业反馈研究 [J].
张楠 ;
林绍福 ;
孟庆国 .
中国软科学, 2010, (03) :22-26+87
[5]   科技政策对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的实证分析 [J].
易明 ;
刘航 .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02) :18-21+39
[7]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J].
袁晓玲 ;
张宝山 ;
杨万平 .
经济经纬, 2008, (01) :55-58
[8]   知识创造能力的结构分析与预测 [J].
王元地 ;
刘凤朝 ;
徐国泉 ;
潘雄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10) :43-45
[9]   老工业基地知识增长结构与产业发展分析 [J].
刘凤朝 ;
王元地 ;
潘雄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3) :50-52
[10]  
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D]. 徐建国.清华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