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性环境中与断裂相关的褶皱类型及特征

被引:8
作者
岳云福
李三忠
高振平
郝德峰
单业华
许淑梅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4]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5] 大港
[6] 青岛
关键词
张性环境; 横向褶皱; 位移; 断裂;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3.04.014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张性环境下与断裂相关的褶皱作用 (包括纵向褶皱作用和横向褶皱作用 )的研究刚刚起步 ,以往的研究都将后者归因于走滑扭动或挤压反转的结果。但最新研究表明 ,横向褶皱多与张性环境下正断层作用相关的位移变化密切相关 ,也即横向褶皱是应变控制的构造 ,而不是应力控制的构造。根据相关断裂级别 ,横向褶皱级别也分为 5类 :盆地级别 (一级 )的横向褶皱、控坳及控隆横向褶皱、控凹及控凸横向褶皱、控制断鼻的横向褶皱、小尺度孤立横向褶皱 ,并与断裂分级对应。对张性环境下褶皱同时的干涉和先后的叠加 (统称复合作用 )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复合褶皱样式进行创新与探讨。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伸展区发现新的圈闭类型 ,指导油气勘探 ;而且在于可创新性地在平面构造图上进行断裂生长顺序和组合规律的定性分析 ,同时还可对沉积相分布、沉积厚度变化等进行对应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骅坳陷褶皱分类及成因分析 [J].
杜旭东 ;
陆克政 ;
漆家福 ;
陈福巨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4-18+4
[2]   渤海湾盆地构造格架及演化 [J].
李军 ;
王燮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65-69
[3]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陆克政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