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植物缺萼枫香群落研究

被引:7
作者
林石狮 [1 ]
沈如江 [1 ]
凡强 [1 ]
廖文波 [1 ]
彭少麟 [1 ]
吴金火 [2 ]
陈晖 [2 ]
钟方华 [2 ]
机构
[1]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缺萼枫香; 植物群落; 群落分析; 江西省三清山;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2.049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三清山缺萼枫香林群落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该群落乔木分层明显,其中第1层高达20~25m,最高可达35m。年龄结构显示,主要优势种缺萼枫香处于衰退状态。(2)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75.38%),地上芽植物较多(21.54%),反映出该群落具有山顶群落特征。(3)重要值计算表明,各优势种的重要值比例为缺萼枫香(52.08%)、细叶青冈(34.14%)、猴头杜鹃(31.01%)、多脉青冈(24.95%)和红花油茶(20.63%),其相应的科所占比例为壳斗科(21.9%)、金缕梅科(17.36%)、山茶科(14.86%)及杜鹃花科(12.96%),在科属地理分布区类型上群落具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热带性科占57.84%,温带性科占42.16%。(4)多样性指数以及频度分析表明,以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其多样性指数为4.46,介于广东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与江西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频度值分析为A>B>CE,与Raunkiaer频度定律有一定差异。整体分析表明缺萼枫香群落是中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森林顶极群落研究进展 [J].
李永萍 ;
党承林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1) :298-303
[2]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质公园特征及评价 [J].
刘细元 ;
马振兴 ;
尹国胜 ;
杨永革 ;
张永忠 ;
谢清辉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5, (04) :297-304
[3]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枫香群落研究 [J].
黄宗胜 ;
彭重华 ;
王建兵 .
湖南林业科技, 2005, (03) :24-26
[4]   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J].
朱彪 ;
陈安平 ;
刘增力 ;
李光照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44-52
[5]   江西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考察研究 [J].
臧敏 ;
卞新民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06) :515-520
[6]   黄山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J].
张光富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05) :390-394
[7]   江西三清山被子植物调查研究 [J].
臧敏 ;
卞新民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 (03) :38-41+49
[8]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研究 [J].
陈拥军 ;
季梦成 ;
邹菊花 ;
张宪春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236-239
[9]   粤北南方红豆杉植物群落的研究 [J].
廖文波 ;
苏志尧 ;
崔大方 ;
陈志明 ;
张志权 .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03) :295-306
[10]   植物群落波动的类型与机理(综述) [J].
任海 ;
刘世忠 ;
彭少麟 ;
周厚诚 ;
李志安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1, (02) :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