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组法和三组法预测杂交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被引:2
作者
卢瑶
凌英华
杨正林
陈春燕
钟秉强
何光华
机构
[1]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增效位点;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分子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9个不育系与9个恢复系及其所配制的81个水稻(Oryza sateva ssp.indica)杂交组合(按NCⅡ设计)为材料,利用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筛选与F1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的阳性位点和增效位点,分别用二组法和三组法对F1性状值进行预测,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对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预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增效位点明显优于阳性位点,增效位点对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076和0.6823,均达极显著水平;②因性状和材料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固定恢复系预测优于固定不育系预测,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预测优于蛋白质含量的预测,若固定恢复系,利用增效位点预测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9和0.5448,而固定不育系则分别为0.5695和0.2290;③二组法对固定恢复系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三组法,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预测相关系数在二组法中分别为0.8076和0.6722,三组法分别为0.6823和0.4174;在固定不育系的预测中两种方法差异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与米质的相关性研究 [J].
陈能 ;
罗玉坤 ;
谢黎虹 ;
朱智伟 ;
段彬伍 ;
章林平 .
作物学报, 2006, (08) :1193-1196
[2]   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AC和PC相关QTL表达稳定性 [J].
翁建峰 ;
万向元 ;
吴秀菊 ;
王海莲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6, (01) :14-19
[3]   稻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籼粳分化度的相互关系研究 [J].
吴长明 ;
孙传清 ;
付秀林 ;
王象坤 ;
李自超 ;
张强 .
作物学报, 2003, (06) :822-828
[4]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直链淀粉的积累及其相关酶的品种类型间差异 [J].
钟连进 ;
程方民 .
作物学报, 2003, (03) :452-456
[5]   氮肥施用期及施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杨泽敏 ;
王维金 ;
蔡明历 ;
陈国兴 ;
卢碧林 ;
朱永桂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5) :429-434
[6]   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杂种表现的关系 [J].
沈金雄 ;
陆光远 ;
傅廷栋 ;
杨光圣 .
作物学报, 2002, (05) :622-627
[7]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曹永国 ;
向道权 ;
黄烈健 ;
王守才 ;
吴敏生 ;
戴景瑞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02) :120-123
[8]   利用分子标记预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J].
何光华 ;
侯磊 ;
李德谋 ;
罗小英 ;
牛国清 ;
唐梅 ;
裴炎 .
遗传学报, 2002, (05) :438-444
[9]   稻米蒸煮品质与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J].
李贤勇 ;
王元凯 ;
王楚桃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3) :21-24
[10]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 [J].
黄祖六 ;
谭学林 ;
Tragoonrung ;
S ;
Vanavichit ;
A .
作物学报, 2000, (06) :77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