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行为补正制度的建构

被引:9
作者
鲁春雅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法律行为; 补正制度; 履行治愈论; 目的实现说; 形式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法律行为补正制度以法定的形式强制为前提,通过履行行为达到形式的目的,使无效法律行为变得有效。该制度与追认、确认制度存在明显区别。以履行治愈论代替合同补正制度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对形式强制的校正理论和事实合同的理论。法律行为补正制度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构建取决于对形式强制、合同无效的判定标准以及合同成立要件的法政策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民法自然债研究.[D].覃远春.西南政法大学.2007, 06
[2]  
书面形式并非建设工程合同是否有效的要件.[N].韩涛;安福超;.建筑时报.2009,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M].沈德咏; 奚晓明;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4]  
合同法总则.[M].朱广新;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合同法.[M].崔建远;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
[6]  
合同法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合同法新问题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  
民法总则.[M].黄立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  
民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资料选.[M].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孙礼海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