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博鳌港水体交换的初步研究

被引:12
作者
朱小兵
高抒
陈妙红
葛晨东
朱大奎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体交换; 平均滞留时间; 海南岛博鳌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6 [湍流与混合、水交换、水平衡];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依据全潮水文观测资料,估算了博鳌港的水体交换参数。结果表明,博鳌港北部(占整个纳潮水域的1/3)的水体交换特征是:在不考虑河流淡水输入的情况下,一个进入口门的海水质点将在湾内平均停留6.7个潮周期(7.4d),区内50%的水体被外海水替换所需要的时间为5d,80%的水体交换所需时间为11d;如果考虑万泉河的淡水输入,则水交换的速度更快(不到1d)。与之相反,博鳌港南部(即沙美内海湖)水交换速度则相对较慢。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博鳌港(包括沙美内海)与外海水交换的通畅,以保护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窑湾海水交换与环境预测的初步研究 [J].
毕远溥 ;
刘海映 ;
蒋双 ;
薛克 ;
王年斌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3) :40-43
[2]   象山港水交换数值研究──Ⅰ.对流-扩散型的水交换模式 [J].
董礼先 ;
苏纪兰 .
海洋与湖沼, 1999, (04) :410-415
[3]   琼州海峡和海口湾台风引起的水交换研究 [J].
陈春华 ;
侍茂崇 ;
孙士才 ;
叶安乐 .
海洋环境科学, 1997, (03) :9-11+13-14
[4]   红海及亚丁湾间之海水交换 [J].
陈镇东 ;
吴朝荣 .
热带海洋, 1993, (04) :1-8
[5]   狭长形海湾与外海水体交换的一个物理模型 [J].
高抒 ;
谢钦春 .
海洋通报, 1991, (03) :1-9
[6]   琼州海峡的海流和水交换的初步分析 [J].
柯佩辉 .
热带海洋, 1983, (01) :42-46
[7]  
Model for estimating tidal flushing of small embayments .2 Sanford L P,Boicourt W C,Rives S R. Jour.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