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李华
王玉龙
机构
[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重建; 运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45例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2),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膀胱功能训练1次,共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膀胱残余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受排尿症状影响的生存质量评分及运动评分来评定患者的膀胱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及受排尿症状影响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受排尿症状影响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4周后,分别将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将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分别将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残余尿量及日单次最大排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095、r=0.304,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残余尿量及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与膀胱功能重建无明显的相关性,但膀胱训练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助于SCI后膀胱功能的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运动对脊髓损伤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瑾 ;
王红星 ;
王彤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8) :753-755
[2]   BTXA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J].
敖丽娟 ;
左毅刚 ;
李咏梅 ;
钱菁华 ;
王文丽 ;
唐梅 ;
张丽芬 ;
汤逊 ;
杨阳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5) :391-394
[3]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J].
陈亚平 ;
杨延砚 ;
周谋望 ;
刘楠 ;
谷莉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2) :117-119
[4]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J].
陈银海 ;
姚红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3) :252-253
[5]   磁刺激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J].
潘钰 ;
宋为群 ;
王茂斌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1) :88-90
[6]   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J].
邢晓红 ;
杜莹 ;
常淑娟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11) :773-775
[7]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 [J].
周宁 ;
黄晓琳 ;
丁新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12) :30-33
[8]  
Plasticity in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can we use it to advantage to reestablish effective bladder voiding and continence?[J] . Natasha D.T. Zinck,John W. Downie.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