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研究的进展

被引:18
作者
盛孝邦
李泽炳
机构
[1] 湖南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经济性状; 不育胞质; 遗传效应; 基因型效应; 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 野败型; 普通野生稻; 配子体不育; 核置换; 细胞质源; 杂交后代; 杂种一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我国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以来,已育成的籼、粳、糯型600多个水稻雄性不育系,按其不同细胞质来源已有60多种。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已从分类,遗传和利用多方面进行过研究,本文是试图对这些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一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新质源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J].
Research Group of Hybrid Rice ;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Nanning ;
Guangxi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3) :28-33
[2]   水稻冈型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3) :1-5
[3]   水稻不育胞质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不育系的杂种与正常胞质相似体农艺性状的遗传 [J].
盛孝邦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83, (02) :53-63
[4]   水稻野败型不育胞质遗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J].
杨仁崔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3, (04) :261-267
[5]   核外基因独立遗传的普遍性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J].
盛孝邦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81, (03) :86-96
[6]   水稻不育系的不育细胞质、保持系和恢复系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J].
罗孝和 ;
周承恕 .
湖南农业科学, 1981, (03) :4-8
[7]   同核异质水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和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J].
徐树华 .
作物学报, 1980, (04) :225-230+259
[8]   水稻“野败”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14-21
[9]   对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分类的初步探讨 [J].
李泽炳 .
作物学报, 1980, (01) :17-26
[10]   水稻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79, (04) :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