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审视——经济学的人文性反思

被引:12
作者
朱富强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人文性; 公共领域; 博弈均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大多热衷于使用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维来解释、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使用它来完善和设计中国的社会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应用于中国实践的同时,必须考虑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1)我们探究的是私人领域的问题还是公共领域的问题;(2)当前公共领域的问题主要是要素投入还是制度完善的问题;(3)社会制度的完善或设计主要是基于力量的博弈均衡还是渗入了有关社会正义的伦理因素。显然,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在公共领域,其核心是社会制度的完善问题,而任何社会制度的设立都不能纯粹由个体之间的力量决定。但新古典经济学侧重的却是私人领域,是在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通过个体博弈来探究个体行为和解释社会制度,并基于伦理实证主义将现实制度合理化,因而以这种经济学来改造中国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210 +2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2] 有效劳动价值论.[M].朱富强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 [3] 经济学方法论新论.[M].(爱尔兰)托马斯·A.博伊兰(ThomasA.Boylan);(爱尔兰)帕斯卡尔·F.奥戈尔曼(PaschalF.O'Gorman)著;夏业良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 [4] 社会正义原则.[M].(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著;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 [5]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M].(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VonMises)著;梁小民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 [6]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