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实践:2003-2012
被引:52
作者:
刘传正
[1
]
刘艳辉
[1
]
温铭生
[1
]
唐灿
[1
]
赵鲁强
[2
]
田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中国;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工作机制;
技术方法;
减灾成效;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5.01.001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始于2003年,每年汛期(5~9月)向公众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警示群众注意防范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本文概略介绍了2003-2012年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工作机制、技术方法和预警效果等方面的成就。工作机制方面,采用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的分级运行管理方式,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了预警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技术方法方面,创建了隐式统计预警(临界降雨量判据法)和显式统计预警(地质环境与降雨多参数耦合判据)两代预警模型,并研发了相应的业务运行系统,有效指导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典型地区专业监测预警研究。预警成效方面,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使社会公众特别是基层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显著增强,减灾知识逐渐增长,合理利用地质环境,主动防治地质灾害已在中国取得广泛的共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