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功能的探讨

被引:14
作者
乔晓英
王文科
姜桂华
赵顺阳
乔冈
机构
[1]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干旱内陆盆地; 地下水; 生态功能;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流量衰减、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与盐沼化、湖泊萎缩或干枯等生态环境效应,解析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水位埋藏、潜水矿化度、包气带岩性与结构、土壤含盐量等地下水状态变量及其生态功能,提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步骤:地质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地下水系统模型、地质生态环境系统模型及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最后就地下水系统参数确定和评价模型运转等问题展开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区域地下水持续开发利用的风险分析研究 [J].
Alkaly Camara ;
朱元甡 ;
束龙仓 ;
施鑫源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89-394
[2]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J].
孙自永 ;
马瑞 ;
周爱国 ;
甘义群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1) :28-31
[3]   基于生态用水的地下水系统模拟与优化管理模型 [J].
章光新 ;
邓伟 ;
何岩 .
地理学报, 2002, (05) :611-618
[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下塔里木盆地南缘地下水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李吉均 ;
高前兆 .
干旱区地理, 2002, (01) :16-23
[5]   新疆地下水最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J].
董新光 ;
郭西万 ;
董慧 ;
虎胆·吐马尔拜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59-63
[6]   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地质生态环境调节作用研究 [J].
崔亚莉 ;
邵景力 ;
韩双平 .
地学前缘, 2001, (01) :191-196
[7]   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及其意义 [J].
李文鹏 ;
郝爱兵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9, (04) :3-5
[8]   关于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外部性探讨 [J].
阎胜利 ;
周之豪 .
河海大学学报, 1998, (04) :25-29
[9]   生态系统调节水量的价值评估——兴山实例 [J].
郭中伟 ;
李典谟 ;
于丹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3) :50-56
[10]   水文地质生态效应及其评价 [J].
杨忠耀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04) :36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