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磨芋古称考——兼与李恒、龙春林同志商榷
被引:4
作者
:
孙二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孙二虎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来源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0年
/ 04期
关键词
:
A.konjac;
磨芋;
考证;
佚名;
D O I
:
10.16333/j.1001-6880.1990.04.01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作者着重对药、食用植物磨芋的古代佚名进行了考证.认为磨芋在古代亦如在今天一样有多种称谓。我国先秦古籍《尔雅》所记录的“(艹月句)”和“艼荧”是现今所知磨芋最早的中国名称。大约自汉末以后,先后又有“英药”、“英(?)”、“英蒻、“芳蒻、“蒻”、蒻豆”、“鬼艼”、“斑杖”等十多种名称。文章对这些名称以及它们的各种异体字进行了考证,对现在仍在使用的“蒟蒻”、“蒻头”、“鬼芋”等名称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