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被引:12
作者
卢丽娜
于风程
范华
机构
[1]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指标体系; 测度;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0.06.029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约瑟夫·A.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速—拉的诱导技术变革理论。以波拉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为基础,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5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长了2.3倍,对促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Z]..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Z]..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5]  
中国出版年鉴.[M].中国出版年鉴社编辑;.中国出版年鉴社.2000,
[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