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河西戈壁地区不同天气背景下微气象状况的初步分析
被引:10
作者
: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鸣
刘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志权
胡隐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胡隐樵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3]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来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7年
/ 01期
关键词
:
戈壁,脉动强度,温、湿廓线,湍流通量,降水过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26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黑河计划IOP期间在化音戈壁站观测的湍流脉动场资料及有关梯度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湍流脉动强度、湍流感热、潜热通量和温、湿梯度的若干特征。无量纲脉动强度的变化趋势与经典关系基本一致,但在量上稍有差异;一般的晴天情况下,感热大于潜热,湿度场以逆湿为主;不过感热和潜热的比例关系和湿度梯度均随天气状况而变;在每一个降水过程中湍流通量特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感热和潜热均有较大差异;降水发生过后,感热和潜热输送特征要恢复到降水前的状况大约需要4天左右的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