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淮河流域暴雨期间OLR与Quick Scat场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小龙
郑新江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雨; 卫星遥感; OLR; QuickScat; AMSU;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介绍了在2003年6月21日~7月10日淮河暴雨期间卫星定量资料(OLR、AMSU、QUICKSCAT等)在监测暴雨与洪水中的应用情况。并得到了如下结果:①雨带位于OLR低值区170~220W·m-2范围内,并随OLR低值区做南北向摆动;②OLR低值区与暴雨期间四支输送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③使用QuickScat资料分析了越赤道气流、季风与水汽输送之间的关系;④使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AMSU资料分析了淮河流域发生的中尺度云团中降水最可能出现的位置。为提高暴雨预报的精度提供了新的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129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998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显著南落的原因 [J].
许晨海 ;
倪允琪 ;
朱福康 .
气象, 2000, (08) :6-9
[2]  
1991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M].丁一汇主编;.气象出版社.1993,
[3]  
暴雨预报.[M].章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0,
[4]  
中国之暴雨.[M].陶诗言 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