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深对流特征

被引:13
作者
钱维宏
朱亚芬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亚洲季风; 爆发; 深对流;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应用NOAA卫星反演的1980~1995年候平均对流层上部水汽亮温(BT)资料、向外长波辐 射(OLR)资料和美国NMC全球分析850 hPa风资料与美国CMAP降水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发现B T能够较好地反映中低纬度地区的深对流降水,偏南风场辐合区与深对流降水有比较一致的 关系,而OLR不能反映热带外地区的对流降水。BT资料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可以应用于亚洲夏 季风爆发过程的深对流特征分析。BT描述深对流的临界值是244 K。亚洲季风区是全球深对 流季节变化范围和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外地区的夏季风爆发可以定义为来自热带地区深对 流的季节扩张。中南半岛上的夏季风对流发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华南前汛期深对流是 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第28候,南海夏季风的突然爆发在降水、风场和卫星反演 的深对流特征上都有明确的反映。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印度夏季风对流由南向北逐渐爆发, 青藏高原东侧和中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对流向北推进早于中国中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9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南海及其邻近地区夏季风爆发的特征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J].
陈隆勋 ;
刘洪庆 ;
王文 ;
王予辉 ;
山崎信雄 .
气象学报, 1999, (01) :17-19+22-27+29-30
[2]   南海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 [J].
王启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7, (04) :83-100
[3]   Climatology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outh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J].
Lau K.-M. ;
Yang S.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7, 14 (2) :141-162
[4]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interaction with Ocean .2 Luo Huibang. China Meteor.Pres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