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被引:9
作者
白立强
机构
[1]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经济关系”、“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和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物质交往关系”的论断对我们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更提供了一种理想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增量民主与善治[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著, 200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9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