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空间理论的内涵与评价

被引:24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新国家空间; 尺度重组; 空间选择性; 全球化;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
K901.4 [政治地理学、地缘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国家空间理论是对国家空间重构的系统性描述,它将国家空间看作动态的"过程",而非预定的、固定的"容器"。其核心观点为:(1)以社会建构的国家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关注其多维重构,尤其是尺度重组过程;(2)关注资本积累方式的转变、国家管制模式转型和行动者的社会政治斗争等多重动因;(3)关注国家空间选择性及其演变趋势,以及国家空间重构的分层特征。不过,该理论也存在若干不足,如缺乏对行动者的详细探讨、缺乏对尺度和领域以外的空间维度的分析、重构趋势仍有待验证等。尽管如此,新国家空间理论有效整合了人文地理学关于国家治理与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对于全球化研究、城市和区域治理研究以及行政结构重组研究等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关于国家定义的重新认识 [J].
易建平 .
历史研究, 2014, (02) :143-161+192
[2]   国家—区域治理的尺度重构:基于“国家战略区域规划”视角的剖析 [J].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5) :45-50
[3]   区域发展中的路径创造和尺度政治——对广东惠州发展历程的解读 [J].
刘云刚 ;
叶清露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29-1036
[4]   尺度重组与地域重构:城市与区域重构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殷洁 ;
罗小龙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67-73
[5]   新自由主义与国家空间:反思与启示 [J].
胡燕 ;
孙羿 .
经济地理, 2012, 32 (10) :1-6+35
[6]   “策略关系”国家理论:走向“结构—能动性”的辩证 [J].
肖扬东 .
现代哲学, 2012, (04) :29-34
[7]   尺度重组——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角色转化与区域空间生产策略 [J].
魏成 ;
沈静 ;
范建红 .
城市规划, 2011, 35 (06) :28-35
[8]   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 [J].
罗小龙 ;
殷洁 ;
田冬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46-1756
[9]   制度厚实、制度空间与区域发展 [J].
魏成 ;
陈烈 .
人文地理, 2009, (02) :67-72
[10]  
中国城市区域管治重构[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罗小龙,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