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定位水稻野败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

被引:28
作者
李平,周开达,陈英,何平,李仁端,朱立煌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恢复性,基因定位,QTL区间作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籼稻恢复系圭630与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的F1代花药培养,获得81个双单倍体(DH),构建了有233个RFLP标记的分子图谱。用籼稻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测定各DH系的恢复性,并将恢复性作为数量性状进行QTL的区间作图分析,鉴别出8个基因座位,其中有2个基因座位,Rfi-3和尾Rfi-4,单个QTL的基因贡献值分别是49.6%和35.4%,对育性恢复起主要作用,定为主效基因座位,位于第三和四染色体上,其它6个基因座位对育性恢复亦有一定的影响。表明野败型雄性不育恢复性是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