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外关、支沟穴治疗脑卒中手痉挛状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20
作者
叶文成 [1 ]
汪军 [1 ]
裴建 [2 ]
陈宇杰 [2 ]
机构
[1] 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关键词
针刺; 穴,外关; 穴,支沟; 中风后遗症; 肌痉挛; 改良Ashworth量表;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8.0935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评价针刺外关、支沟穴治疗脑卒中手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手痉挛状态改良Ashworth分级评价≥Ⅰ级且≤Ⅲ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外关、支沟穴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康复治疗,针刺治疗、康复治疗均每日1次,每星期5次,共观察3个月。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患者治疗前后手痉挛程度的动态改变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手功能的变化;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关配伍支沟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手痉挛状态;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手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935 / 9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三寸针平刺外关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45例 [J].
李平元 ;
李民 ;
林淑芳 ;
徐颖 .
江西中医药, 2014, 45 (12) :52-54
[2]   脑卒中后肌痉挛发病情况调查分析附视频 [J].
饶金柱 ;
关健伟 ;
曹黎明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01) :74-76
[3]   针刺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J].
魏献华 .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S1) (S1) :100-100
[4]   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J].
刘兆平 ;
曾满萍 ;
谢辉 ;
娄必丹 ;
章薇 .
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 (10) :1549-1550
[5]   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49例 [J].
刘国强 ;
王晓霞 ;
伦奕 .
陕西中医, 2011, 32 (05) :601-603
[6]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支沟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 [J].
赖新生 ;
彭玲梅 ;
黄泳 ;
邹燕齐 ;
吴俊贤 ;
唐纯志 ;
杨君军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 31 (05) :9-12
[7]   “少阳枢机”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J].
张志军 .
光明中医, 2009, 24 (06) :998-1000
[8]   “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研究的系统回顾与进展 [J].
贾超 ;
韩德雄 ;
姜桂美 ;
罗丹娜 ;
庄礼兴 .
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 (12) :43-44
[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对ADL的影响6个月随访研究 [J].
柳华 ;
刘鸣 ;
王毅 ;
王文敏 ;
艾青龙 ;
张舒婷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02) :223-226
[10]   阴阳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J].
谷忠悦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02)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