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隐孢子虫病的研究——病原学鉴定

被引:7
作者
张友三
赵献军
孟成文
权忠会
杨新民
薛登民
机构
[1] 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2] 西安市草滩农场第三奶牛场
[3] 西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卵囊; 死牛; 藏卵器; 犊牛; 成年牛; 雏鸡; 病牛; 青年牛; 隐性感染; 肠粘膜; 病原学; 病因学;
D O I
10.16656/j.issn.1673-4696.1991.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西安地区流行的奶牛腹泻,进行了病原学调查。从死牛和病牛肠内容物分离卵囊,作光镜、电镜及不同染色标本镜检。用牛体分离的虫株接种雏鸡、雏鸽、小鼠、犊牛等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传递试验。对自然死亡牛和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在病牛粪便中查到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隐孢子虫,大小为2.5~6.0μm或3.5~6.0×2.5~4.5μm,其感染率:犊牛为75.40%,青年牛为6.25%,成年牛为29.36%;发病率分别为50.80%、0%和27.52%。球虫(E.bovis、E.brasiliensis、E.cylindrica)感染率:犊牛为7.34%、青年牛0%、成年牛2.13%。参与生物学试验的动物均发生感染,雏鸡和犊牛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小鼠和雏鸽呈隐性感染。病理学变化、实验动物与自然病例一致,均以肠道为主,其他脏器无异常。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zipori,S.Microbio1. Review . 1983
[2]  
Moon,H.W.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