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湖水体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

被引:20
作者
江敏 [1 ,2 ]
卢柳 [1 ]
邢斌 [1 ]
胡文婷 [1 ]
任治安 [1 ]
刘金金 [1 ]
李娟英 [1 ,2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 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滴水湖; 叶绿素a; 相关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根据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对滴水湖叶绿素a含量及pH、水温、溶解氧、透明度、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水质因子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各站点叶绿素a含量与各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逐步回归多元线性方程。结果显示:2009年滴水湖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52.97±28.32)mg/m3,变化范围为(0.5~139.5)mg/m3,4-6月出现峰值。站点Ⅲ与站点Ⅳ、Ⅴ、Ⅵ的叶绿素a含量差异极显著,站点Ⅰ与站点Ⅵ的差异极显著,其他各站点之间差异不显著。各站点叶绿素a含量与水质因子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监测站位,对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影响的水质因子各不相同,逐步回归方程的入选因子也各有差异。取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lg(YChl.a)与lg(XT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g(XTN/TP)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建立的相关方程分别为:lg(YChl.a)=2.146+0.530lg(XTP),lg(YChl.a)=2.017-0.275lg(XTN/TP),该方程较逐步回归方程在实践中更有指导意义。研究亮点:(1)滴水湖作为国内新建的最大人工湖泊,其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文章目前还没有发表过;(2)本文分析了滴水湖叶绿素a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与各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前人的研究大多终止于这一步,而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取对数后叶绿素a与氮、磷及氮/磷的关系,发现了更为深层的规律,所得结论与国际上的一些研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相对比简单的直线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更为科学,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Assessment ofeutrophication in the firth of clyde:Analysis of coastal waterdata from 1982 to 1996. BOCK M T,MILLER B S,BOWMAN A W. Marine Pollution . 1999
[2]  
GB/T 14581-1993.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S]. 1993
[3]  
中国主要湖泊叶绿素与总磷关系[J]. 黄文钰. 污染防治技术. 1997(01)
[4]   湖泊富营养化相关物理量的定量关系附视频 [J].
宋敬阳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01) :33-36
[5]  
A multivariateanalysis of phytoplankton and food web changes in abiomanipulated shallow lake. ROMO S,VAN DONK E,GYLSTRA R.et al. Freshwater Biology . 1996
[6]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3
[7]  
苏州河叶绿素a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J]. 刘冬燕,宋永昌,陈德辉. 上海环境科学. 2003(04)
[8]   千岛湖水体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 [J].
吕唤春 ;
王飞儿 ;
陈英旭 ;
虞左明 ;
方志发 ;
周根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347-1350
[9]   岳阳南湖叶绿素a及其水质关系分析 [J].
葛大兵 ;
吴小玲 ;
朱伟林 ;
周延凯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4) :69-71
[10]   千岛湖水体叶绿素a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赵新民 ;
王军 ;
朱淑君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