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

被引:27
作者
杨剑利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晚清; 灾荒救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2 [清后期(1840~1911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在中国救荒史上,荒政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自古以来,我国的灾荒救治即是一种政府性行为,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到晚清,政府的荒政功能减弱,社会的剧变引起社会结构的错动,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由他们发起组织的义赈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灾荒救济形式,是历史进步的表现。由荒政到义赈,展示了近代灾荒救治功能发展演变的脉络。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近代史上的“丁戊奇荒”[J]. 林敦奎.百科知识. 1990 (12)
[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1999
[3]  
郑观应集 .2 华东师大出版社 . 1985
[4]  
《清史稿.李金镛传》,卷451 .
[5]  
《山西省的灾荒[1860-1937]》 .2 陈存恭.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农村经济史论文集》 .
[6]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