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的新成就与发展潜力

被引:4
作者
孟广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固定化技术; 反应; 包埋法; 固定化细胞; 微生物法; 单加氧酶; 酶工程;
D O I
10.13345/j.cjb.1985.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人类对酶的利用源远流长,可上溯到数千年以前。当然,酶的工业化大生产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酶工程的发展历史从那时算起,至今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几十年来酶制剂的品种和应用不断扩大,六十年代后,由于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及固定化活细胞的崛起,使酶制剂的应用技术面貌一新。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及细胞工程的发展又为酶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从酶的制备方法、酶的应用范围到后处理工艺都受到巨大冲击。上述发展趋势在1984年的国际生物工程会议上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本文拟概述酶工程几个比较活跃的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13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 GENERAL-METHOD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CELLS WITH PRESERVED VIABILITY [J].
NILSSON, K ;
BIRNBAUM, S ;
FLYGARE, S ;
LINSE, L ;
SCHRODER, U ;
JEPPSSON, U ;
LARSSON, PO ;
MOSBACH, K ;
BRODELIUS, P .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83, 17 (06) :319-326
[2]  
Permeabilization of immobilized plant cells, resulting in release of intracellularly stored products with preserved cell viability[J] . Peter Brodelius,Kjell Nilsson.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198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