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海马结构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被引:19
作者
宿宝贵
潘三强
韩辉
杨晓梅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关键词
突触蛋白类; 学习; 记忆;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8.64 [记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具有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功能的模型大鼠与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素互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内未见明显的突触素颗粒产物;在模型组,经水迷宫训练1周的大鼠海马切片上见到齿状回、CA4和CA3区出现深染的颗粒分布,CA2和CA1区颗粒较少;训练2周的大鼠海马结构内的染色显示颗粒与训练1周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染色加深;(2)模型组大鼠的突触素反应产物的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素光密度值在训练的1~2周内随训练时间增加而增加,训练2~3周则增加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海马结构CA3、CA4区和齿状回突触素反应产物的光密度值较CA1和CA2区的大,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1)大鼠经水迷宫训练获得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功能时在海马结构内有新突触形成;(2)海马结构的CA3、CA4区和齿状回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3+4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大鼠海马结构在学习记忆活动时的细胞形态学可塑性研究
    宿宝贵
    许鹿希
    [J]. 解剖学杂志, 1999, (02) : 141 - 145
  • [2] ULTRASTRUCTURAL DOUBLE LOCALIZATION OF B-50/GAP43 AND SYNAPTOPHYSIN (P38) IN THE NEONATAL AND ADULT-RAT HIPPOCAMPUS
    CAMPAGNE, MV
    OESTREICHER, AB
    HENEGOUWEN, PMPVE
    GISPEN, WH
    [J]. JOURNAL OF NEUROCYTOLOGY, 1990, 19 (06): : 948 - 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