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和施氮量对水稻结实期叶片内肽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胡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王余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朱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水稻;
内肽酶;
氮肥;
可溶性蛋白;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8.02.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系统,CO2浓度设正常CO2(ambient,AMB)和高CO2(FACE,AMB+200μmol/mol)2个水平,施N量设低氮(LN,15g/m2,以纯氮计)、中氮(NN,25g/m2)和高氮(HN,35g/m2)3个水平,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结实期剑叶和倒2叶的内肽酶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AMB相比,FACE处理使剑叶抽穗后10d、20d以及倒2叶抽穗到抽穗后20 d内肽酶活力明显提高,但使剑叶成熟期内肽酶活力明显下降;使剑叶抽穗后10d、20d和成熟期以及倒2叶抽穗到成熟期内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FACE对抽穗后10d、20d叶片内肽酶活力和比活力影响较大,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影响较小。同LN相比,HN使灌浆前期叶片内肽酶活力明显降低,灌浆中后期则呈增加趋势;HN降低了叶片各期内肽酶比活力,灌浆前期降幅大于后期。2)同AMB相比,FACE使叶片抽穗后10d至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同LN相比,HN明显减缓FACE处理对抽穗后10d至成熟期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3)除成熟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内肽酶活力呈正相关外,结实期剑叶及倒2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应时期内肽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FACE处理下水稻剑叶及倒2叶结实中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结实期叶片内肽酶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FACE对武香粳14各生育期功能叶片及根系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 1117 - 1121胡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王余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 [2]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 1331 - 13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余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黄建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杨洪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刘红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 [3] 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抽穗期根系有关性状及根碳氮比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1) : 53 - 5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庞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程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谢祖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5, (07) : 882 - 88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连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杨洪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董桂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王余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 [5] 水稻叶片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内肽酶活力的变化[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 48 - 52邓志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陆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张荣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许晓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6]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2, (06) : 743 - 748王月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于振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李尚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余松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 [7]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 1219 - 1222董桂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洪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黄建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杨连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单玉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
- [8] 水稻生长及其体内C、N、P组成对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和N、P施肥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 1223 - 1230谢祖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张雅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马红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刘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韩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曾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蔡祖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 [9]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 (01) : 20 - 2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苏卫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广州市医药公司,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彭晓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广州市医药公司,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 [10] 低温锻炼对黄瓜幼苗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1, (08) : 627 - 632+659戴金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沈征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简令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