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被引:284
作者
衣俊卿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现代性; 精神性维度; 制度性维度; 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 ,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现代性包含着相互关联的多重维度 ,在最广义的尺度上可划分为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 ,具体表现为 :个体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的现代性 ,以及表现为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 ,等等。现代性不可避免地包含内在的冲突和风险性后果 ,但是 ,人类历史迄今为止的演进状况和发展趋势尚未展示出现代性完全终结的迹象 ,现代性依旧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主要支撑力和前行的动力。从中国语境反思现代性批判理论 ,必须摆脱对现代性进行“取”与“舍”的表面化价值判断的误区 ,正视全球化的“现代性”本质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205 +2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德)齐美尔(GeorgSimmel)著;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M].(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
[3]  
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美)彼德·布劳(PeterM.Blau);(美)马歇尔·梅耶(MarshallW.Meyer)著;马戎等译;.学林出版社.2001,
[4]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5]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90,
[6]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德)韦 伯(Weber;M.)著;于 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