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小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以甘肃省天水市罗峪沟流域为例

被引:5
作者
杨国清 [1 ,2 ]
李月臣 [1 ,2 ]
李鹏鲁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重庆市高校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3]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环学院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罗峪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根据甘肃省天水市罗峪沟流域1986年矢量格式的土地详查数据库,1990年、1995年和2001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水市罗峪沟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明确了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及其速度。结果显示:近11a该流域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两者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研究区1990-1995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23%,1995-2001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09%,1990-2001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0.89%;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向林地转移,占总变化面积的86.82%。其次是转向草地,占总变化面积的10.93%。再次是转向耕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占总变化面积的1.183%和1.060%。耕地流向林地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35.67hm2;耕地的另一个主要流向是草地,其平均每年转移速度3.41hm2;未利用土地减少的幅度也比较大,其主要的转向是林地,平均每年转移速度6.09hm2;未利用地另外一个转移方向是草地,平均每年的转移速度是1.77hm2;河床地流出方向主要是林地,其平均每年转移速度是5.31hm2;其次是未利用地和耕地,其平均每年的转移速度分别为0.58hm2和0.16hm2;还有其它各种类型之间的转移,其平均每年的转移速度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J].
李月臣 ;
刘春霞 .
地理科学, 2007, (01) :45-52
[2]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J].
邱扬 ;
傅伯杰 .
资源科学, 2000, (06) :1-8
[3]   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108-111
[4]  
Verburg P.H,Veldkamp T.A,Bouma J.Land use change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population pressure: the case of Jav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 1999
[5]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周宇宇 .
地理研究, 2001, (06) :679-687+772
[6]  
Turner MG.A spatial simulation model of land use change in a Piedmont County in Georgi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 1988
[7]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21-127
[8]   基于遥感技术和GIS的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J].
路云阁 ;
许月卿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79-86+138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变化分析——以长武王东沟为例 [J].
韩书成 ;
谢永生 ;
濮励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4) :73-77